濉溪县,为安徽省淮北市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濉溪历史悠久,是秦相蹇叔和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故里,拥有柳孜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临涣古镇、淮海战役临涣总前委旧址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素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的美誉,为国家园林县城。
1、濉溪临涣文昌宫
临涣文昌宫始建于唐代,原名尚书宫,又名藏书宫,是历代文人聚会的地方。淮海战役打响后,文昌宫作为淮海战役指挥部,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陈邓首长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是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室、通讯处旧址。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2001年和2007年三次被列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现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量约28万人次。是2A级旅游景区。
2、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
位于韩村镇淮海村,1948年11月23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从临涣文昌宫移驻至此,直至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现小李家村前委驻地于1980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濉溪老城石板街
濉溪老城石板街,原称徐口子。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1公里,街宽5米。街面青石铺砌,光滑如镜。其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风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板街由清末民初绅士周俊哲倡导用青色瓦子石铺设。90年代中期,对老城石板街开发保护。石板街所留胜迹、传说、名人轶事甚多,如七十二步上天梯、三山夹一井、月牙桥、九道弯、城隍庙、关帝庙、天主教堂、教堂等。
4、濉溪乾隆湖风景区
濉溪乾风景区位于濉溪县城南端,面积约5平方公里。融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商贸购物为一体。景区风光优美,更有帝王胜迹轶事引人入胜。主要景点有、御膳房、御墨碑、世外风情岛、怡趣园、龙兴寺、碑廊等。
5、濉溪柳孜运河遗址
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孜运河遗址位于濉溪县百善镇西,柳孜镇始建于东汉,因隋唐运河之通济渠穿街而过,逐渐繁荣,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后因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泛滥,洪水夺淮入海,通济渠从此淤塞,柳孜镇因此衰落。该遗址的发现为一千年来古运河之谜揭开谜底,证明了通济渠的确切方向,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并为研究中国运河考古找到突破点,因而在1999年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7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遗单位”,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濉溪古城汉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汉墓位于濉溪县岳集乡古城,当地老百姓传说为汉(樊哙)墓。1992年由省考古所主持发掘,出土文物一二百件,有铜印、石器、铁器、陶器和瓷器等文物。汉墓的一号墓顶高达3.8米,二号墓共有12室14个单元,结构复杂,保存完好。二号墓画像石雕刻手法为浮雕、线刻等,内容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三足鸟、象、猪、鱼、开明兽、天禄、辟邪等珍禽异兽。该墓的发掘,对研究我国汉代古墓葬的建筑和习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7、濉溪临涣古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涣古城遗址位于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即秦末农民军攻克的第一个城池“铚”,是面向涣水建起的一座古城。土城呈方形,城基保存基本完好,城外东、西、北三面地势平坦,城内建筑大部分聚集在城南部。古城民俗遗存丰厚,自明代以来延续了600多年的“棒棒茶”文化是中原地区汉民族乡俗遗产的活化石,为中国中东部地区仅存独有。各种民间艺术和土特产也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原真的淳朴风味保留至今。
8、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濉溪县双堆集南面,2001年6月,陵园被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9年8月,省下达了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第四批扩大内需预算内投资计划,双堆集烈士陵园被列入其中,完成投资1283万元,建设内容有旅游公路、纪念广场、旅游接待中心、东西大门、将军亭、步行道等。
现在烈士陵园有办公楼、纪念碑、纪念馆、公、单墓群、东西大门、凉亭等。双堆集烈士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能力为50万人次左右。是2A级旅游景区。
9、濉溪曹楼银杏树
位于铁佛镇曹楼,树高约30米,冠径23米,树干高3米,周长6.3米,树龄近1700年。
10、濉溪百善古槐
位于百善镇西端,宿永公路北侧。植于唐代,树龄千年以上。
Copyright © 2019- book269.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