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林镇供销合作社旧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枣林西村村中。1956年,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社合营后兴建。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6平方米。砖木结构,单坡硬山顶。正面为仿苏式建筑风格,正中额题“枣林镇供销合作社”几个大字。时代特征鲜明。(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河头郭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沿沟乡河头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3.8米,南北宽32.6米,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据题记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宅院为二进院布局,为清代贡生城堡式宅院。中轴线分布有南房、二门、正房,两侧有厢房、院门、照壁。院门门匾书“明经第”,照壁为砖雕须弥座,饰有仿木斗�怼⒎纱�,单檐悬山顶,嵌有“福寿康乐”四个篆字。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元明楼,位于代县枣林镇鹿蹄涧村东。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9平方米。三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高约14米。转砌台基,基宽21.5米、深9.9米、高0.55米。底层砖砌,中设券洞,南北贯通。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重檐悬山顶,五檩前后廊式构架。底层前檐明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二、三层前后檐明、次间施有四扇六抹格扇门。二层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楼前设有旗杆1对。1984年,代县人民政……[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朱氏牌楼主坊,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一村中,据牌楼题记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主坊位于村中,坐东朝西,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长15米,高10.54米,建于高0.94米的束腰须弥座上,束腰部雕有各种人物故事图,正面雕有四个力士。额坊下四柱方形,前后有戗柱支持。戗柱上有魑首缠绕。明楼略宽,两次楼稍窄,明楼雀替上镂刻有二龙戏珠图。上置额坊及楼匾,分别署“咸丰五年九月男武访畴谨建”、“旌表资政大夫庠生……[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郝庆隆旧居,位于代县峨口镇郝街村中。郝庆隆(11-1938),代县峨口镇郝街村人,曾任国民军陆军第二十四团团长,1938年在对日作战中阵亡。旧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46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南房、正房,两侧为门楼和东西配房。正房石砌台基,基宽16.5米、深6.65米、高0.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装修已改。(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东关村城址,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东关村东约50米处,滹沱河西岸台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米。随地形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崞县县志》记载,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现存城墙约600余米,夯筑而成,基宽约8米,残高约5米,夯土层厚0.1米,夯窝直径0.米,城门不存。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位于原平市镇都东阎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4.6米,南北宽23.8米,占地面积347平方米.樊左泉(1818-15),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 诰封左督卫。据樊家后人讲,宅院建于清咸丰年间。宅院为二进院布局,原中轴线建有大门、仪门、二门,2004年毁于火灾,现仅存正房,东西厢房、耳房。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明间和次间各有六抹��扇门,前有月台,上建抱厦三……[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西庄何氏宅院,位于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坐西朝东,东西长24.6米,南北宽14.7米,占地面积361.6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主房,北侧现存配房和院门、照壁。主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石砌台阶,前檐设廊,单檐硬山顶。梁上题记“大清同治七年三月”,前廊雀替有木雕,雕有寿桃、蝙蝠、龙头、寿字、荷花等吉祥图案。(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又称西陉关,雄踞代县西北隅,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在代县北境,内长城蜿蜒起伏,犹如一条苍龙,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出连成一体,北拒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名于世。这里峰峦叠嶂,山岩峭拔,峡壑阴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初于绝顶铁裹门处置雁门关,设寨驻兵,以防突厥。传说,因这里山太高,大雁南来飞往,只能从此关隘飞过,得名雁门。后因山路毁坏,车马难度,关寨亦废弃。明洪武七年(……[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