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命陨落背后的反思

2024-08-02 来源:博科教育

今年2月的一条新闻引起网络热议,江西15岁少年胡同学失踪106天后遗体找到了,警方认定属于自杀。

今年4月南方某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张同学留下遗书后挥刀自尽。他把自己四千多字的遗书发到网上,在遗书中点名感谢了许多他曾经的老师和同学,这也更加让人痛心,让人留下无限的迷思。

一方面我国人口持续下滑,一方面这样的报道屡见报端。

孩子们怎么了?最近几年来的临床咨询经验也让我们接触到许多青少年,他们有的学业成功、有的学业不够成功,他们各有各的烦恼和矛盾,共同的特点是都抑郁了,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感,周边关系密切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们。

胡某是高一学生,生前只是觉得“没有意义”,对自己人生的痛苦也没有思考清楚;张某对自己的痛苦有许多的思考和表达,对于我们理解这类悲剧有所帮助。

这两个同学都曾经努力学习,努力生活,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感觉生命失去了意义。他们都有着完整的家庭和相对比较幸福的环境,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父母都很尽力供给和培养孩子,希望他们能够读书成才,将来可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但是很遗憾,这两个家庭没有能够如愿。

胡同学最后时刻留下的录音是“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张同学则在遗书中说“在我的心中痛苦地活着不如安然死去。”大学三年级的张某曾经两次考进大学,他怎么会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这些天我一直都很孤独,很空虚,为什么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我厌学吧。因为厌学所以不学,所以无所事事,导致空虚无聊。”为什么大学生还“厌学所以不学”因而空虚、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呢?

胡同学在学校中考可以考到300多分,已经是年级的前几名了,后来读了私立高中,但仍然找不到人生意义。张同学考试成功了,先被一所普通高校录取,后复习再考被某名牌大学录取,但是他没有体验到成功,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于是,“深思熟虑”之后自杀了。

孩子们所经历的教育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在笔者看来,现在有一套看似公平的教育考试制度,公平得每天证明每个学生行与不行,每天评价分析,压力巨大,学业水平和考试水平提升了,但是大多数人被证明是现行的游戏规则下的失败者。每位老师和家长都可以用这样的制度和标准来评价学生,结果是不少学生常常体验到人生的溃败,即使暂时胜利,也依然战战兢兢,因为还有下一场。

网上汇总的信息可以看出胡同学真的是一名好孩子,勤奋刻苦,节俭孝顺,安分守己,就是想不清自己的人生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张同学想清楚了,他在遗书中说:“我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作为你们的期望,但现在我扛不住了,我只能辜负你们的期望了。不过其实我活着的时候也是个废物,干啥啥不行。”他们是学习考试拿高分的工具,拿不到高分自然属于失败者(如胡同学的自我认知),拿到了高分升入高一级学校,也不意味着成功,因为还需要继续在这样的规则下体验新的失败和再次被淘汰的结局,如张同学。“你们永远不会去理解我的想法,你们只是想把我培养成你们想要的样子,你们一直说为我好,我承认你们的心是好的,但也仅此而已了。”这是一位大学生临死前的质疑。

为什么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同学们不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呢?为什么有考试升学、出人头地才有意义呢?学生主体的感受、体验、追求和渴望真的不重要吗?我们的部分学校和家庭忽略了青少年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让孩子们处在一个压抑的成功标准狭窄僵化的氛围中,难以活出真实的自我,以致于孩子们难以真正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

今天面对青少年危机频发的现实,许多的研究反思强调,是孩子们自己生病了,抑郁症是他们的杀手,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得抑郁症则缺少探究。

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胡某,有父母和哥哥爱他,支持他。张某也活在一个对他支持和期待的家庭中,但是他们共同感觉是难以体验到被爱,因为学习成绩好才有资格被爱,只有完成了责任、实现了期待才能被爱。“我好像感觉不到亲情,我感受到的只有责任,身为人子的责任。”

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今天的孩子如果学习不够好还有资格轻松的生活吗?今天的孩子如果成绩够好而不持续的努力,还能放松地享受生活吗?

无意义感是多数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特点,而如此多的青少年觉得没有意义而患抑郁症是今天的时代特点,低年龄化,且人数众多,超过来访青少年的50%,而且患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常常伴随着抑郁情绪和意义感丧失的问题。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主体的自发、自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孩子遇到的问题难以个性化地应对和解决。

我们需要提醒家长的是,面对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从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到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我们需要多一点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每个人的主体参与和真实体验都极其重要,在这全民内卷的时代,保护好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既要给孩子主体自由成长的空间,又要确保孩子自我体验是良好的、积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社会重视和保护,我们的教育规则需要再多一点接纳和包容,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亦需要多一点尊重和接纳,不要因为追求学校的政绩和成绩而以牺牲孩子们的积极生命体验为代价。

(作者系苏州大学副教授) 

Top